• 16877太阳集团



  • 2020年申请国家高企认定需要多少专利

    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为高企)做为目前最热门的科技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助企业高效宣传 ,还可以享受高达数十万资金奖补,以及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 。

    高企申报需要多少个专利?

    那么高企申报的众多条件中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

    申报过的企业都知道,专利,就是这重中之重。

    至于高企申报需要多少个专利,说法不一。总结有两种声音:

    小疑问

    高企申报需要多少个专利 ?

    辅导机构 A

    1 个发明 或 5 个实用新型即可申报高企,那些让客户一下子申报十多个专利,就是在坑钱 。

    小疑问

    高企申报需要多少个专利?

    辅导机构 B

    高企申报需要 15-18 个专利,只拥有 1 个发明或 5 个实用新型就去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是对政策条件的肤浅认识,是在让客户冒险 ,看似给客户省钱,实际得不偿失。

    而的这两种说法的依据分别是什么?哪种说法更为合适呢 ?下面我们来拆解分析。

    辅导机构 A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只要 1 个发明专利或 5 个实用新型

    这个说法是明确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标准中,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相关规定 。即我们常说的打分系统中,总分 100分,其中知识产权部分为 30 分。

    而知识产权部分的评分由知识产权类型、数量、先进性、与主营产品关联性、获取方式等几个方面组成。

    其中知识产权数量里的量化标准为 1 个发明专利或 5 个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获得知识产权数量方面的满分(8分)。

    这里是高企审核制度中对知识产权数量最明确的量化要求。以此为评判标准,可以得出,高企申报只要 1 个发明专利或 5 个实用新型。

    辅导机构 B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 15 – 18 个专利

    其实这种说法不完整。

    完整的说法应该是以企业成立年限计算,成立 3 年以上的企业需要拥有15 – 18 个专利,而成立3 年以内的企业拥有的专利数应该是企业成立的自然年的年度数 * 5。

    也就是说若企业成立 2 年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需要拥有不低于 10 个专利,若企业成立 1 个年度,则需要不低于 5 个专利。

    高企申请需要多少个专利,实际上是根据高企评审的考量标准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高企政策文件分析解读来权衡两种说法哪种更为合适 。

    从科技成果转化考虑

    在高企评审的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总分 100 分,知识产权部分占 30分 ,科技成果转化占 30 分,研发组织管理水平占 20 分,成长性指标占 20 分。

    我们可以看到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占比同为 30 分,那么科技成果转化指标是如何计算的呢?

    平均年成果转化 得分
    5项及以上 25-30分
    4项及以上 19-24分
    3项及以上 13-18分
    2项及以上 7-12分
    1项及以上 1 – 6 分
    0项及以上 0分

    由此可以看出 ,平均年转化不低于5个科技成果,则能得到最高档分 。那科技成果转化是什么呢 ?

    顾名思义 ,科技成果转化,即通过科技研究得到相应结果 ,并将这科研结果投入生产,从而带动经济效益。

    分段进程则可以表示为:

    开展科研立项

    获得科研结果

    投入实际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及销量

    以上进程实则为高企审核核心部分,不仅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评分 ,同样与研发费审计占比 、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审计占比息息相关。

    而科技成果又是如何衡量 ,是如何证明的?

    科技成果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中的技术含量,技术点所达到的指标和认可度愈高 ,愈能证明其含金量。

    在高企申请中常见有两种技术点证明方式 :

    1. 对于科研工作完成后得到的技术点以一句话概括 ,即技术诀窍;

    2.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版权证书)

    其中技术诀窍仅仅是概况技术点,或者说这意味着这只是一个尚未达到专利级别的技术点;而专利证书恰恰就是权威机构对于该技术点在技术指标和认可度上的最佳证明。

    在目前国内相对宽松的专利审核制度下,如果连实用新型专利都无法申请的技术点,其技术含量和被认可的程度可想而知 。评审专家自然也清楚这一点 。所以,在没有专利证明下的科技成果更容易被否。

    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被认可度,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部分:科技成果的证明材料用专利证书而不是所谓的技术诀窍 ,显得更为有利。而高企一般情况下审核的是企业前三年的材料。

    由此计算 :每年不低于5个科技成果转化 ,即15-18个专利 ,相对是保险的。

    所以,如果从知识产权得分的细则深入研究会发现,专利的数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

    根据企业所属领域并不一定都要一味追求发明专利,特别是对于配方类的发明专利其技术含量未必比实用新型高 ,只是因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罢了 。

    从知识产权考虑

    知识产权打分由知识产权类型、数量、先进性、与主营产品关联性、获取方式等几个方面组成。具体标准为 :

    知识产权类型及数量(8分)

    知识产权类型 知识产权数量 得分
    1 类知识产权 1 项及以上 7 – 8 分
    2 类知识产权 5 项及以上 5 – 6 分
    3 – 4 项 3 – 4 分
    1 – 2 项 1 – 2 分
    0 项 0 分

    发明专利称为 1 类知识产权 ;实用新型专利 ,软件著作权等称为 2 类知识产权。

    由此可见,无论多少实用新型,在这项中都无法得到满分。

    技术先进程度(8分)

    技术先进程度 得分
    很高 7 – 8 分
    较高 5 – 6 分
    一般 3 – 4 分
    较低 1 – 2 分
    无先进性 0 分

    在此项标准中,发明专利占有明显优势 。

    但却是存在一些技术性比较高的专利,因为其本身的技术特性只能申请实用新型。所以不可以绝对性认为发明专利一定更先进  。

    相反,在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出现先进程度高的专利的概率更大 。

    关联性(8分)

    关联性 得分
    很强 7 – 8 分
    较强 5 – 6 分
    一般 3 – 4 分
    较弱 1 – 2 分
    无关联性 0 分

    关联性即知识产权在产品上发挥的作用。

    在此处,发明专利并不占有优势 。相反,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越多 ,其跟主营产品的关联性会越大 。

    知识产权获得方式(6分)

    获得方式 得分
    自主研发 3 – 6 分
    受让受赠或并购 1 – 3 分

    这里的知识产权获得方式跟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数量无关 。

    综上 ,从知识产权得分的细则深入研究会发现,专利的数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 。

    从研发费用占比考虑

    在高企申报中 ,合理的研发费用占比越高,通过率越高。

    而研发费用的归集在于研发本身,而专利作为研发成果是研发工作开展的最有力证明 。研发成果越多,与之相对应的研发越容易被认可,产生的研发费用就越高 ,研发费用的归集相对越容易。

    通常情况下 ,中型企业产生一个专利所需的研发费用为20万左右会相对正常。

    举个例子,一中型企业年销售额为5000万元,则其研发费用相对至少应达到250万元 ;若三年内该企业产生了5个实用新型专利,则平均每个专利研发费用为50万元 ;若三年内该企业产生了15个专利,则平均每个专利研发费用为17万元;

    显然,后者的研发费用占比会更为合理 ,而合理的研发费用占比,会增加企业对于高企申报的通过率。

    从销售收入占比考虑

    高企审核中,要求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占该公司总销售收入60%以上 ,即要求企业大部分收入来自于高新技术产品 。

    而高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一定要取得高新技术产品的证书,但一定要有专利和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相对应。

    因此 ,专利越多,所覆盖的产品范围越广,可计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产品就越多。

    对于产品数量较少的企业而言 ,几乎可以达到100%的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而一个产品可以对应多个专利 ,这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评判是非常有利的。

    但有些企业产品种类较多 ,那用大量专利来附带产品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这种情况下,若专利数量太少,会出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不达标的情况 ,就算强行归集进去,也不会认可。

    假设企业拥有10类产品,销售收入都比较平均,但对应的只有6个专利,那在1个专利对应1个产品的情况下才勉强符合要求,若其中出现2个专利对应1个产品 ,或有1个专利技术含量较低 ,其对应的产品不被认可为高新技术产品 。则会出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不达标的情况。

    若企业拥有18个专利 ,平均每个产品可对应1.8个专利。就算其中出现数个专利对应1个产品 ,或有个别专利技术含量不达标的情况 ,对结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只需要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专利,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条例的肤浅解读。

    看似为企业省钱 ,其实是让企业冒着非常大的不通过的风险 ,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专利申请的费用,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 。审计费 ,检测费,查新费等其他费用也非常高。若因为知识产权的问题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不通过,会造成审计 ,检测 ,查新得费用的浪费 ,以及企业所有员工的辛勤劳动的付诸东流。

    而要求企业提供15-18个专利,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条例的深入解读和综合权衡后得出的结果。

    看似让企业多支付了费用,其实为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可靠且强大的保障 ,让审计 ,查新 ,检测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工作更加容易和顺利 ,让企业员工的辛苦工作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高新企业认定补贴


  • XML地图